以攝影啟發人生

發佈日期:2012 年 06 月 30 日 14:56
  • 分享至:

[澳門日報]——盧錦盈專訪

早幾年,筆者學着寫攝影評論文章時,看到本版有個不定期刋出的專題,與其他文章的內容截然不同,不是介紹攝影技術及相機鏡頭類型,不是介紹哪些地方的風土人情,而是在訴說一個個故事。拍照,只需按一下快門,美好的景象便會留下來。究竟人們有沒有想過拍攝的意義及目的?其實,攝影背後的故事及過程,才是吸引人之處。能從每一次旅程中有所得着,啟發人生觀,擴闊眼界,才是旅行的眞正意義!看盧錦盈寫的攝影專欄,就像在聽他說故事一樣。

從旅程中學習快樂

如果因拍攝去到另一個地方,讓自己認識多一點,把心放開一點,慢慢明白無常,隨喜因緣,那是多麼難得的事。世界這麼大,想去的地方很多,想做的事情也很多,一直要執着某件事,要堅持達到某個目的,一直與人競爭,日復日的生活,令到自我身心俱疲,這樣會快樂嗎?

盧錦盈愛上雲南及西藏多年,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到雲南旅遊攝影,有時一年去兩三次,現已累積到雲南三十多次,去西藏十五次的紀錄。因為這些地方的少數民族及藏族居民很樂觀,他們是世界上最快樂的民族之一,生活簡單純樸,貧窮但內心富足,一天辛勤工作可能僅夠糊口,但從來沒有煩惱,差不多每個少數民族都有唱歌跳舞的習俗,一班人圍着載歌載舞,完全投入到忘我之中。他們好客沒有別心,這些年來,盧錦盈認識了不少當地居民,其中有一家人他到訪過十幾次。之前,這家人結婚時也邀請他去影相,盧錦盈連續拍攝了那家人十幾年。他說,從前中國社會落後,許多家戶沒有門牌也沒有電話,聯絡不易,近年中國快速發展,城市與鄕村的變化很大,洱海友人家對開的海邊,現在都變成高速公路,他再到那裡,都是憑某些記憶中的窗框牆壁記號來辨認。

盧錦盈從前用菲林相機拍攝,有很多珍貴的相片都需要時間整埋,特別是拍攝同一題材的作品都跨越二、三十年的時間,無論是拍攝澳門的變遷,或是雲南及西藏的人文風貌,生活環境上的改變,都是他持續拍攝的內容。其中香格里拉的平民家門口,有一個特色,門柱位每年都貼有不同的對聯,會因應時勢而有相應的標語,盧錦盈每次都把各家不同的對聯拍下來,日後或許可整理出來與大衆分享。

放下執着,增長智慧

在筆者印象中,盧錦盈像悠閒的野鶴,不食人間煙火,原來他從事媒體技術員差不多四十年,因為要兼顧工作及家庭的關係,不能全程投入攝影創作。須知道,創作是很個人的選擇,當一投入就無法停下來,當沒有心情時什麼也不想做,盧錦盈就是一個很有藝術家性格的人,好心情永遠比達到目的重要。以前,他會執着拍些甚麼,也會講究攝影器材,但旅遊及攝影令他放開心扉,雲南及西藏這兩個地方,令他感到很自在。世界那麼大,每天都有不同的事情發生,沒可能捕捉到每個景象,隨緣不強求,拍到甚麼就什麼,但每次遇到有靈感的,他都會很投入拍攝,正如他在本版不定期寫的“照片旁邊的故事”,每每令人讀到照片背後的辛酸和歡樂。

早前,盧錦盈剛從西藏回來,完成了兩年前與朋友的約定。每次去西藏,盧錦盈都做領隊,他很隨性地隨着旅程變化或心情而改變行走路線。朋友們知道他的性格是這樣,隨行者一早有心理準備,大家去到一個目的地,各自去尋找創作靈感,然後再約定時間、地點集合。盧錦盈每一次都是獨行俠,走崎嶇的小路,走上與別人不同的路,他認為這樣可以看得更多,難行的路不一定能苦盡甘來有好結果,但就有自己的思考空間。

在蔚藍的天空下,一大片草原,無邊無際,看着這天這山這海這地,心情舒暢。但是,到西藏拍攝一定要克服高原反應,因為很多路不易走。筆者以為,每個地方都有它的好與不好,這就是平衡,沒有絕對的美麗,也沒有絕對的醜陋。看見盧錦盈拍攝的西藏風景,一望無際的天空,要踏上多遠、多艱難的路程才能到達。仰望着大自然,我們都覺得自己變渺小了!雲在飄,風在吹,白晝交替,星河皓月,春夏秋冬,萬物就是不斷的循環,有起有伏,有得有失,人生無常變幻難測,懂得放開懷抱,珍惜現在,就是福了!

除了持續的拍攝雲南及西藏的題材外,盧錦盈還把兩地的攝影家的作品帶到澳門來,其中西藏的攝影家,已來澳門舉辦過四次展覽。由2000年開始辦的“澳門、西藏及大連”的攝影交流展,早期每年一屆,後來改為每兩年一屆,至今已辦至第八屆。盧錦盈除投入旅遊攝影創作,還積極推動三地的攝影家交流,拉近澳門人與雲南人、西藏人之間的關係,把當地美好的風光、民生人情的影像帶給澳門,讓他們從中領悟到一些道理,反思現今的日常生活,重新認識自己。

撰文:施援程